第86章 茅城大捷-《长平长平》
第(2/3)页
尉摎立即直到茅城下。茅城依一座小山而建,数条从太行山流出的小河在小山前交汇,从城边流过。叶掾在那座小山上设立了瞭望,沿小河向上游派出巡哨。两处观察的结果都是:山谷内飞扬着大量的尘土,显然是有大队人马在调动。
尉摎对此处地理不熟悉,他问叶掾:”此谷通何处?“
叶掾其实也不通此处的地理,他回答说:”邑里传说,此谷可通长平、上党!“
这下可把尉指吓了一跳。长平、上党在太行山里面,而这里的山口也的确是通往太行山里面,说是通向长平、上党那也是很有可能的。如果这里可通上党,那可是把上党的赵军给吸引过来了!也不知道上党离这里有多远,如果很近的话,来个十几二十万人也不在话下,那自己可就惨了!
尉摎立即派人把南郡尉丰也叫来。向他说明情况后,尉摎让尉丰准备撤出对宁城的包围,转移兵力用于打击从上党而来的赵军。尉丰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与上党的军队遭遇,立刻感到了形势严峻,回去准备作战去了。
又过了一天,北边山口果然哨探出了赵军的前哨,对峙片刻,彼此离开。而其他山口秦军两三哨探均无大队行动的迹象,看来只有这一支赵军出山参战。
尉摎和叶掾在昨天一天彻底考察了一番这里的地势。茅城距离北边山口不过二十来里,但于途于河流纵横,其实并不好走。他们一致决定,将军队控制在茅城以北,将泥泞难行的部分让给赵军。南阳军在茅城以北迎敌,南郡军在茅城以南接应,关中军隐蔽在小山的后面,相机发出致命一击。
赵军也发现了秦军的存在,其先头部队冲出谷口后,立即结阵,准备迎战,掩护后面大部队出山。尉丰这里也已经把部队带到茅城下。他把安营的任务交给营管去做,自己则上山和尉摎、叶掾一起观察赵军的动向。
赵军出谷的速度较慢,提示山谷内的道路可能比较狭窄,难以通行。叶掾有些后悔道:”若以一营据谷口,彼不得出也!“
尉摎道:”吾固欲其出而斩之!“
整整花了一天工夫,赵军才完全出了山,在谷前列阵。三人看得不耐烦,于午后都走了。叶掾叮嘱瞭望,密切监视赵军的动向;同时派出巡哨,直抵赵军阵前哨探。
等到赵军完全出山,天已经黑了,赵军就地安营,只在前面放出哨探。观察赵军的营盘,似乎有四五万人。尉摎让叶掾趁暗夜偷袭,由于道路泥泞难行,效果不佳。两人于是更坚定了在茅城下决战的决心。
天亮后,赵军开始向前进发。南阳军在城北列开阵势,南郡军在城南列开阵势,关中军于夜间悄然移动到小山后。指挥部就设在小山顶上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