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攻负黍-《长平长平》
第(2/3)页
另一方面,粮仓里的粮食被抬出来,装在车上。车被推到街上,有人过来套好牛,拉到城边,整齐排成一行。他们看见一队队秦军从城外经过,沿着颖水,匆匆赶往上游的下一个目标。
男人们被允许回家,和秦人共同吃了晚餐。秦人列队,这些阳城人也返回到自己的队列中。他们被要求押送着粮食和其他辎重,向颖水上游前进。他们的身前、身后,是撤出阳城的秦军。当他们前行约十余里,天已经黑了之后,阳城方向腾起火光,城楼、府库等城防建筑全都被断后的秦军焚毁。
一夜未眠的阳城人又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,他们赶着牛车,借着昏暗的夜色,行走在茫茫山道上。不时有牛车翻倒,被人扶起,把跌落的物品重新装上,需要耽误好长时间。好在道路虽然崎岖,却并不险峻,没有危险的事情发生。
等到天再次放明后,他们的眼前再次出现了连绵的军营,以及军营所包围的城池!
负黍城三面环水,一面背山,扼控着十字交叉的两条大道。从颖水向东可至阳翟,向西越过一个不高的山丘,就是伊水的支流狂水,顺流而下可至伊阙和洛阳;越山向南可通汝水上游,往北则是轘辕关,同样可达伊洛平原,那里是周天子所在。负黍的得名,据说就是因为周围的人背着粮食到这里交易,是一个集市,地处要冲。由于经济发达,商贸繁荣,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个诸侯国负国。所以负黍虽然在韩国的地位只是一座边境小城,但城池的规模并不小,有五里见方,且设有内城,是小诸侯国都的规格。
包围负黍的秦军是叶掾的南阳兵,三万人在颖水对岸扎营,从三面包围了负黍。和阳城的格局相似,负黍依颖水南岸而建,对岸是农田和乡邑。
随着攻占了阳城的南郡军到达,负黍城外的兵力增加了一倍,还带来了大量粮草和辎重。以这样的兵力,攻占负黍应该不在话下。
南郡军安营的同时,南郡尉带着投靠过来的翟凌、阳城守、阳城尉和阳城丞,一起出现在负黍城下。
阳城守让负黍尉上城,对他道:“阳城已陷,负黍难保。尉可开城,以保一邑之民。”
负黍尉道:“臣奉王命守负黍,不敢弃也。守失阳城,当思死国,奈何助纣为虐耶?”
阳城守道:“阳城既失,负黍无所为也。臣愿保民,故说焉。至于死国,未敢后也。”
负黍尉道:“臣不敢未战而弃城。容臣死国,而后开城!”
阳城守道:“汝宁陷一城之生民于死地耶?慎勿误也!”
负黍尉道:”臣但知死国,不闻有他。愿使君勿复言也!“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