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撤军-《长平长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等秦军完全撤离武安后,正月已经快过完了。天气一天天转暖,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天天临近,春耕就要开始了!

    信陵君从滏口返回邯郸,向赵王报告了武安秦军已经完全撤离,武安只留下秦军大夫以上军官五百人,无力行走的重伤员五千人,共计五千五百人。听说秦军还留下如此庞大的力量,平原君的脸色都变了。

    但信陵君后面的话,让平原君舒了一口气。信陵君道:“时值初春,此农夫力田之时。敝邑籍田在即,士卒当速归!”

    平原君道:“士卒不敢留也。惟君奈何?”

    信陵君道:“待罪天涯而已!”

    平原君道:“慎勿沮也。邯郸虽偏,犹有一餐之供!”

    信陵君道:“安平为我,得罪于秦。安平所在,臣之所在也!”

    平原君这才意识到,自己对秦人的安置未置一词,马上道:“武安秦人,尽由君遣,可乎?”

    信陵君道:“若归于魏,自当任之。而今……”

    平原君道:“吾当细筹之,君勿忧也!赵值战乱,户口减灭,今得其丁,必得其处!”

    几天后,魏军开始陆续从滏口退出,出长城,撤往邺城。大军川流不息,平原君命沿途各家治备饮食,置之东道,直送到邺城为止。一面安排官吏,接管武安。

    如此过了十几天,魏军终于完全撤离武安,而赵国的官吏也基本到位。武安令李崇由于守武安孤城有功,晋为上卿,重新任命的武安令又是一名赵公子。

    聚集在武安的秦军残部是目前最为突出的矛盾。武安令本来要粗暴地将这些伤员驱离,但伤员由数百名秦军军官护卫着,而且还有信陵君的门客们撑腰,武安令也不敢过分逼迫。另一方面,信陵君也不断找平原君要对策,向他施加压力。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,信陵君和平原君是郎舅关系,而且信陵君还是平原君给“逼”来的,平原君也在赵王那里竭力争取。

    终于,在魏安完全撤出邺城,邯郸城外的军队彻底解散后,平原君向信陵君提出了秦军的解决办法:郑安平实封武阳君,可以带十人上任。其余秦将按才录用,没有录用的,分给土地务农。伤员招募农户照顾,官给口粮。信陵君把这一方案通知了郑安平,郑安平要求自己与伤员不要分开,可以不分封自己什么武阳君。

    郑安平的意见被信陵君否决:五千人聚集在一起,怎么可能让赵人放心,只有分散安置,才有可能被赵人接受。至于分封为武阳君,听上去很威风,其实是个苦差事。武阳在北方边境,夹在两边黄河河道中间,领地内有大片沼泽,人口不多,居住分散。如果虚封,只领租税还好说,现在是实封,人必须亲自到那里去,生活条件之艰苦,可以想见。

    郑安平问道:“其可与伤员同行乎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