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遣散-《长平长平》
第(2/3)页
公乘道:“五十人将,乃不更也。士也,非大夫也!”
粟兄道:“若千人出,才得十人归,臣不敢回也!”
公乘无奈道:“不更亦出!”于是二十名安插在队伍中的不更也出列,列在公乘之后。粟兄见有三十来人,可以交差,就退下不再多言。
公乘道:“吾等今辞,愿俟之来日!同袍其奋之!”
一人出列道:“吾等愿护大夫同归!”
公乘道:“未可!二万同袍,命悬在线,未可激一时之忿,而绝其生路也!诸子且行,必得相见!”
全体秦卒以柄击地,用力吼道:“喏!”
公乘指着他们身后的那座山道:“越此岭,即至简子城。过则为黎城。上党在望。但前行,勿得他顾!”
全体秦卒再次以柄击地,用力吼道:“喏!”遂在旗手的带领下,向山地而去。
目送秦卒一行上了山,粟兄过来道:“午时已过,愿诸大夫登程。”公乘恋恋不舍地再向山上望了一眼,转身道:“且归!”他身后的三十二人转身,向隘口而去。
粟兄依然约吾魏军跟在十步之外,不过于紧逼。公乘和出来的时候一样,走在粟兄身边,和他说些闲话。人少,走得快,太阳落山前,他们已经赶到洺水转折处。粟兄道:“与大夫于此暂别,旦日再见!”
公乘道:“皆劳兄相送乎?”
粟兄道:“魏人多怨秦,似臣者未能多也!”公乘拱手相辞。
回到秦营,天已经黑了。早有巡哨秦军报知郑安平,众将一齐出营相迎,到营中,细说了一天的经过。得知粟兄手下留情,只要不更以上的都回来,就不再细究,都觉得是一个机会,可以送尽可能多的低级军官出去。然后,第二批撤出的部队也整顿完毕,这一次,有意在其中安插了更多的士官。
撤出了武安的秦卒登上山顶时,天已经黑了,但他们一鼓作气下了山,赶到简子城边。
简子城频频被兵,开始是秦军,后来是魏军,周边的邑民多把粮食藏好,自己一有风吹草动,就躲到山上。这次山顶上出现大批军队时,就被邑民发现,呼朋唤友地往山里跑。等秦军到达时,周边的邑民已经跑空了。好在房舍还在,废城还在,而且魏军设下的营栅也还基本保留,这一千人可以有安营之处。
安下营栅后,那十名领受了特殊任务的人稍事休息,即分成两批,赶往黎城。虽然行走夜路不易,但只要过了漳水,这条山路别无分岔,只要顺道而行就可,天明时,他们都顺利到达黎城。
黎城守将见是武安郑安平派出的军使,立即飞报上党。中午时,皮绾和李冰一起乘车赶到黎城。听了军使的叙述,两人一时陷入沉默!事实上,两人是被这个消息惊呆了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