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夺取垣城-《长平长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强势的逼迫之下,垣尉和垣丞带着郑安平、陈四,以及一众秦卒,果然下到各乡里宣布移民的教令。他们顶着尉、丞的名号,有鼓有钟,郑重其事,不由百姓不信。一直到太阳落山,郑安平等才返回。当然这一趟只起到宣传作用,一户移民也没有。但他们已经把垣城四乡转了个遍。

    第二天,郑安平和陈四再次前往。果然一回生两回熟,连垣尉也没有那么抗拒了,带着他们下乡宣告。陈四指着流过城边的一条河流,道:“盍沿河而宣布之。”

    虽然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些反感,但垣尉和垣丞还是接受了,驾着旗鼓车,沿河流而下,沿途召集乡民宣布移民安邑的各种优惠政策。到太阳快落山时,果然发现了河口。郑安平对垣尉和垣丞道:“时日将尽,臣等步行,不及公速,今夜暂宿于此。旦日复与公合。”

    垣尉和垣丞可能早就担心不能按时返回垣城,见郑安平他们主动要求留宿于河口,自然满意,满口答应着第二天一定会来,驾着车赶在天黑之前回城去了。

    郑安平他们在河口找到一处聚邑,请求留宿。邑主打心里不肯,但见这群人人多,而且十分精壮,都是不好惹的样子,现在还是说好话,如果被拒绝了,只怕下一刻就会翻脸,只得咬着牙先答应下来,祸福由天。郑安平把众人安排在四周的房舍内,跟着邑民一起升火造饭。

    郑安平和陈四等几个首脑就在邑主的家里就餐。邑主家里人多,男女老少约有十余人。郑安平招呼他们围坐在一起,共同进餐。边吃边聊这里的道里远近,出河将往何处……邑主有些能作答,有些也答不上来。陈四问他,邑中是否还有人以渡船为生。邑主回答说有几条船,如果要渡河可以找他们。陈四很高兴,吃了饭以后,就要邑主带他和郑安平到船工的家里去。

    在和船工交谈了一番后,陈四发现,这里的船工并不是都熟悉所有的水道,而是各自有自己的分工,只跑自己熟悉的水道。陈四让船工把其他船工也找来,大家一起闲扯。这位船工见陈四好像有些地位,这些士卒对他都很尊重,而且态度也很和蔼,感觉舒了一口气,对陈四竭力奉迎,不敢忤逆。陈四让他去叫其他船工,他就真的出门去叫,还把他的妻儿都派出去叫,怕误了陈四的时间。

    陈四和这些船工谈了很长一段时间,牵扯到很多水路上的事。郑安平几乎没有开口,只在旁边认真地听着。从食后一直谈到人定,众船工心情愉快地离开了。陈四说明天想坐船出去游一趟,众人都说没问题。

    第二天,陈四吃过早餐,选了两名通水性的士卒出去坐船了。而郑安平一直等到快中午时,垣尉和垣丞才过来。向前往另一道山梁寻找到了几户人家,宣布了相关优惠政策。然后回到河口处。陈四已经在河上飘流了一天,回来后,向郑安平通报了河上的发现。河的对岸其实是崤山的一处高峰,看山的形状,似乎山的那边就是渑池。由于时间紧迫,陈四没有找到通往山里的通道。顺河而下,大约半天时间可以到达孟津。郑安平说,如果出黄河就能到达孟津,为什么大家还要苦哈哈地走轵道呢?陈四道:“河道之急,险滩之众,非寻常能渡也。少有小船或可渡之,若船众而大,必不能渡。故必经轵道也。或言溯河而上,可至吴城,险而难行,未能过也。”

    郑安平道:“或言秦入清水而攻垣,未知其道也。”

    陈四道:“主公连夜投书咸阳询之,必有所得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