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七十五章三公九卿制VS三生六部制-《逐鹿从战国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三省的弊端也同样明显,第一个就是政令无法及时下达,一个政令需要传递到三个部门,并且还得递到皇帝手中过目,这就导致了国家政令失去了灵活性和时效性。

    再举一个例子:假如,一个地方发生了旱灾急需国家救援,那么地方官员求援书信发到户部,户部又传递给中书省,中书省做出救援批示后,又得传递给门下省、尚书省乃至于皇帝。

    于是一件十万火急的救灾事务,就因为三省制度而导致耗时甚久,等到皇帝做出批示后,那么前后至少就经过了数十天之久,对灾区而言,数十天相当于会饿死大批百姓。

    而对三省制度的弊端,历朝历代的皇帝也考虑过急事急报,但是,皇帝们发现如果这样干,那么,三省制度就会渐渐失去了约束效能,三省官员都按照急事急报的做法来处理朝政,那么皇权又一次被削弱,而三省的权力又渐渐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三省制度,还容易造成政坛内斗,在宋代特别容易出现,无论是范仲淹,晏殊、司马光、韩琦、吕夷简等等,那些宰相高官,互相监督,互相制约,都曾经被贬谪过,而三省各自为一个小集体,彼此仇视,彼此互掐,于是偌大的一个朝堂愣是被三省官员搅得乌烟瘴气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三省部门还喜欢抢权,如果某个皇帝其中某个部门,那么,和这个部门的地位和权势立马水涨船高,而其他两个部门就相应的被压制,这种情况极容易造成国家朝局不稳的现象。

    到了此刻,杨乾的脑袋开始疼了起来,他明白。

    现代的很多人喜欢读历史,看历史,评价历史,可所有人几乎都只是普通人而已,了不起就是一个研究员之类的。

    可真到了这个位置上,却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出决定的。

    不过这是大势所趋,杨乾只能将这个制度尽量做的适应自己,毕竟,没有最好的制度,只有最合适的制度,因为人心思变。

    掌权者需要分配好蛋糕以及安抚好下面的人,至于其他的其实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有时候当掌权者就跟富二代一样,家里真正有钱的,就喜欢你安安稳稳混吃等死,顶尖的富豪钱本来就用不完,赚钱也有专门的经理人。

    怕就怕,富二代突然哪里神经了一下,准备创业,那一个不当心,三代累积的财富都能被亏完。

    参考对象,大名战神,朱祁镇。

    杨乾苦思几天后,发现还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适合自己,原因无他,因为自己可以摆平下面的人,加上天狩司的监督,以及电话的信息传递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制度这个东西,都有利弊,看就看是利多,还是弊多,加上自己能不能把握的住。

    唐朝的军制度跟现在差距很多,现在的军制几乎全民皆兵,以目前的局势,诸侯国,强则强,弱则灭,战役打的都是灭国战。

    谁敢掉以轻心?

    唐朝的军制是以均田制的基础上,实行的府兵制,杨乾认为,不管什么时候,兵制,需要灵活运用,根据局势来,也是用了一段时间后,才改用募兵制。

    这些倒是无所谓,杨乾觉得,府兵制和募兵制可以一起搞嘛,甚至连义务兵都是可以搞的嘛,具体的话就要看情况了。

    当然自己想出来的东西,得一点点的来,不需要全部都直接弄出来,毕竟光是现在的这个唐朝制度的三省六部制都需要在研究研究,斟酌斟酌。

    至于后面的什么爵位,勋位之类的杨乾还需要再另行商议,有时候呐,一个脑子确实转不过弯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