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语言的不同,并不会影响排练。 交响乐的调度是有自己的体系的。 比如,在总谱中,会清晰的编写乐器分类。 一页总谱,其实就相当于单个乐器的一行,这也是为了让指挥家能够更加直观的去看到整部作品的层次。 而调度上更是便捷。 比如,一页总谱的最下面五行,一定是小提琴一声部,小提琴二声部,中提琴,大提琴,贝斯,所构成的弦乐组。 每一行的前方都会标注乐器。 比如Flauti,就是长笛,缩写为(FL.),Flauto piccolo就是短笛,缩写为(Picc.)。 Volino I,便是第一小提琴,后面标记了II的就是第二小提琴,Viola就是中提琴等等等,各自也有各自的缩写。 对于世界上最顶级的这些乐团,这些东西不过就是基础中的基础,常识中的常识罢了。 而细致排练中,如何不通过语言的交流,就达成指挥家需要的效果呢? 其实更是简单,远没有想象中的难。 音乐术语的划分是极其繁琐严谨,却极其易分辨的。 比如,音响上的从弱到强,便可以有很弱的pp,一直到p,mp,mf,f,到达ff的很强。 如果是渐进式的渐强,或者渐弱,也有dim与cersc的标记。 像是个别音的突然加强的sf,强后马上变弱的fp标记等等等.......实际上是非常细致的。 就连音乐的速度都会划分出相当多的分类。 比如庄板的grave每分钟40拍,最急板的prestissimo是每分钟208拍。 中间包括了很多人听说过的名次,比如慢板,柔板,行板,快板等等等...... 就连音乐表达中所需要的情绪,也是有非常严谨对应的通用语言。 甚至有“如葬礼地”(Funebre)情绪标记,而“隆重”“庄严”的(Maestoso),与其非常相近的“着重地”“清晰地”的(Martiale)都会有所区分。 这些东西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,普通人很难接触到,所以,在想象古典乐团排练难度的时候,会有相当大的出入。 这也是为什么李少杰说要指挥三十多个乐团的时候,全世界的观众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。 【就算光从语言交流上来说,感觉都要用死好几斤的翻译啊......】 因为,在很多人看来,哪怕你李少杰不需要翻译,能保证不同乐团里乐手之间不需要翻译吗? ......还真不需要翻译,甚至不需要交流。 这个交流指的是常规交流。 但实际上,这样的交流也就是日常会用到,完全不影响作品合作。 而在作品的合作上,大家所依靠的交流工具...... 只是音乐罢了。 而李少杰的调度十分的简单。 拿着麦克风,需要试音的时候,发布的指令相当的精简清晰。 “VI 1,Allegretto,Accarezzevole,mf!” 这么一个简单的指令,即可告知所有人相应的信息。 第一小提琴,小快板,亲切温存地,中强。 直接点出指挥需要的小节数目,然后用最简洁的指令,便可以很好的指挥全体。 场地确实很大,如果离得远的话,在正式演出的时候,肯定是看不到李少杰的指挥动作的。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。 实际上,在乐团里演奏,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。 如果是室内,是声学环境非常好的练习厅,演奏厅,能够将整体的音乐听的很满。 哪怕是单纯的无声学装修的室内,也不会因为“听不到”而产生排练问题。 可室外不一样。 尤其是这放大了三十倍的感觉。 如果,你站在观众的视角,那么声学体验是极好的。 收音采集更加不用说,因为那更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。 而演出的主要面向群众,终归还是要制成视频,搞到互联网上的。 所以现场的声学条件设置,是要按照视频来考虑的。 如果使用室内录制,那么这一次的活动失去了意义,留下的只是表面的宏大。 更加完全体现不出“当一个乐团扩大了三十倍后是如何震撼”的感觉。 还是得实际场景的实际采音。 但这样的情况....... 如果放在单个演奏者本人身上,那就不那么友好了。 你很可能压根就听不到其他声部的声音。 周围一大群全是同乐器的,只能听得到自己声部,如果是远一点的其他声部...... 只能说是听了一个寂寞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