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八章 留得青山在吗-《大明杀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但这是十万大军,若是真打起来的话,明军就算胜了,也会有所死伤的,难道大元帅就不会考虑一下吗?”周志海一副有着不同意见,不敢苟同般的模样说着。

    “呵呵,若是旁人来做这件事情,自然会考虑。但大元帅不会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周志海再次出声问着。

    “因为大元帅要的是精兵,是能打仗的军队,而不只是数量。”宋献策一边说一边叹着气。

    这一点同样是让宋献策佩服,也服气的地方。

    倘若朱常武像左良玉一般,想要更多领兵的权力,那他是绝对不会轻易选择与谢君友开战,因为这的确会有伤他的实力。

    但朱常武不是,这从龙兵发展到现在,只有四千人便是明证。

    朱常武领兵打仗,从来是再精而不再多。

    且人家还总是可以以最少的兵力战胜更多的敌人,也就是说他总是可以以少胜多。

    就像是谷可成,他原本有兵五万,可为什么封的是三万夫长,就是因为这五万人中,有太多的老弱,除去了这些人,再加上一些个曾犯了错,不得不从军队离开之人外,五万就变成了三万。

    近乎于腰斩了一半。

    这种魄力又岂是一般人可以相比。

    乱世之下,所有人都在学着韩信点兵,那是多多益善。

    可只有朱常武一人反其道而行之,追求的是精兵的一面。因为只有这样,后勤压力才会最小。

    也只有这样,他行动起来才会更加的迅速。

    远不像是那些说起来有兵多少万之人,实际上能打的又有几个呢?

    弄了一堆不能打仗的人跟在身后,唯一的好处也就是可以壮壮声势而已。可因此要多费不知道多少的钱粮,真就值得了吗?

    在宋献策的眼中,朱常武是看透了实质之人。像是这样的人,他又怎么会给谢君友过多时间去考虑?

    大不了打一仗就是,虽然会死一些人,可能活下来的都是精锐了,这正符合了人家带精兵的要求,何乐而不为?

    正是了解了这一切之后,宋献策面对谢君友的时候,才同样没有给对方太多的考虑时间,而是采取了单刀直入的方法。

    对于宋献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,周志海还不能完全的明白。但似乎也是了解了一些,这就点了点头道:“这般说来,留给谢将军的时间不多了?”

    “是,就是不多了。”宋献策以肯定的口吻说着。

    他已经在内心中做好了决定,三天。

    如果三天之后,谢君友还不能给出答案的话,宋献策就会离开这里,他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。

    再说谢君友,宋献策离开之后,他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之中,那是谁也不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