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张言希点了点头,这个认可“刚才永乐大帝说得也是对的,是我少了点考量,明朝没有海军的这个问题。” “要想让军队漂洋过海去征服一个岛国,代价未知,这也是原因,因此朱元璋并不看好这场战役也是应该的。” “再者说,即便是付出巨大代价征服了倭国,也无利可图,因为在此时的明朝眼里,倭国土贫瘠、百姓愚昧,不值得他这样去做。” “或许在权衡过后吧,朱元璋放弃了出兵倭国的想法,不过为了遏制这群倭寇,他仍然采用了一些措施。” “如派遣使臣东渡倭国建交,希望利用倭国政府的力量来限制倭寇对明朝沿海的侵扰。” “错在了一个命令“不征之国”一个命令,差点让国家万劫不复。” “本以为这样能够有效限制倭寇,可没想到当时的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阶段,北方征夷将军源义满所代表的势力倾向与明朝通商,换取经济利益,借此解决财政困难,而南方的怀良亲王势力则支持倭国,并借倭国之事要挟明朝与倭国北方势力断绝。” “这样就和第一个过错相结合起来,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,明朝交涉无果,于是选择了最下乘的做法,闭关锁国。” “通过限制沿海居民出海贸易,将倭寇拒之于国门外,但明朝海岸线有两万多里,如果修筑海防,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不是此时的明朝所能接受的,所以实际的情况就是对倭国恩威并施的同时,限制沿海居民出海贸易。” “但这样的措施推行后,倭寇作乱的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,由此可见这一措施的失败性。” “可为求一个体面,明朝表面上借胡惟庸通日的口实来与倭国断绝关系,可背地里却继续对倭国施以恩惠,希望通过和平外交的手段来解决倭寇。” “结果此举仍然无用,直到倭国南方势力领袖怀良亲王死后,北方势力逐渐强盛,并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倭国,并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后,双方之间的朝贡贸易才使得倭寇逐渐减少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