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方源,谢谢你!” 杨秀兰郑重感谢道。 多亏方源,否则赵英才就完了。 也多亏方源将自己母女接来辽州城,要不留在朗州会被杨家欺辱。 总之,多亏有方源! “赵婶,赵叔对我有知遇之恩!” 方源连忙扶起杨秀兰。 但考虑到男女有别,只是虚扶。 “娘,源哥是自己人,你太客气了。” 赵梓萱嘟嘟嘴,不满地将杨秀兰扶起。 娘亲搞得这么客气,她都不好意思和方源太好啦。 “没错,当作一家人就好。” 方源轻笑道。 “是我见外了。” 杨秀兰笑了笑,抹干净眼泪坐下。 她重新看朝廷文书,确定赵英才真的没事才放心。 “赵叔现在还没有回到朗州,我先与他通信后再确定什么时候送你们回去,怎样?” 方源看向杨秀兰问道。 朝廷文书中只说赵英才没事。 但他现在还在长安城还是回朗州则不确定。 赵英才不在朗州的话,方源还是不太希望杨秀兰回去。 “嗯,好,听伱的。” 杨秀兰没有问题,重重点头。 家里有男人的时候,她习惯性依靠男人。 赵英才不在,方源在也行,她对方源的安排没有意见。 “方源,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 这时,李丹秋好奇问道。 李夫人也看向方源,眼神带着感叹和佩服。 户部侍郎崔振堂亲自弹劾和抓拿赵英才,必定不会无凭无据的。 但即便如此,方源还是将赵英才救下,而且还官复原职。 关键是,方源人全程在辽州城,并无亲自出手。 “万民血书,你们也是知道的。” 方源轻笑道。 以数万民意逼迫朝廷让步。 朝廷就算是想处置赵英才,也但考虑是否会引起民愤。 数万难民,在加辽州上下官员,朝廷又正在国战,多少都会考虑再三的。 而且这一次确实就是朝廷做的不对,赵英才为难民筹粮,不算英雄已经很说不过去了。 不过也可能是与赵英才背后不干净的事对消,方源不知道过程,所以猜测太多也没用。 “原来万民血书是为了救赵刺史!” “万民血书挺危险的,但也挺成功的,方刺史,佩服!” 李夫人感叹道。 她只是从李丹秋口中知道方源做了这件事。 但因为方源不让她姐弟却签字,李丹秋不知道万民血书上到底写什么。 现在听方源这么说,顿时感觉方源的万民血书计划挺危险的,搞不好就会被人弹劾意图谋反。 好在也成功了,不得不佩服方源的勇气和胆魄。 “运气好。” “我还要忙,你们聊。” 方源轻笑道。 随即起身准备离开。 现在还有很多事等着方源去做。 “哥,我送你。” 赵梓萱砰砰跳跳到方源边,挽着方源的手往外走。 方源想将她推开,她却贴更紧,甩都甩不开。 关键是杨秀兰看着也没有阻止的意思。 “赵夫人,我看令爱与方刺史挺配的。” 李夫人看着方源两人的背影开玩笑道。 “我也觉得。” “但方源嫌萱儿小,年龄相差太大。” 杨秀兰也看着方源的背影,越看越满意。 其实很久以前赵英才就有心撮合方源和赵梓萱的,那时候方源还是武陵县县令。 但杨秀兰到底是出身弘农杨氏,且赵英才出身也不低,于是对方源的身份有些看轻,就不乐意赵英才的安排。 再加上方源只是将赵梓萱当作是妹妹,并且不止一次表示不喜欢年龄太小的,不喜欢年龄相差太大的,于是就没有后续。 现在方源升为刺史了,又表现出以往都没有的魄力和能力,杨秀兰也越来越满意方源,似乎觉得女儿交给方源也不是不可能。 “嗯?还有这样的事?” 李夫人看了眼自己的女儿。 心想李丹秋和赵梓萱两人年龄相差不到一岁吧? 既然方源说过不喜欢年龄太小的,赵英才怎么还给李勣写信有意联姻? 方源重回刺史府。 没多时就收到禀报:朝廷的粮食运来。 并且还有个好消息,黄河堤坝裂开的涌出的水退回去了。 历经一个半月,河南道的水灾终于得到缓解,辽州的压力也得到缓解。 得到消息的方源立即出现在城门外,站在高台上面对数万难民。 难民们正在修建营帐,给还没有住所的难民提供住的地方。 见到方源再次出现,都纷纷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方源。 “诸位父老乡亲,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朝廷拨粮了!” 方源大声道。 尽可能将声音传播到所有难民。 “朝廷万岁!” “刺史大人仁慈!” 片刻后,全场沸腾,一声又一声声浪。 等了好久,声音终于慢慢停下,方源才再次开口。 “还有一个好消息,黄河之水也退了,你们可以回家了!” 方源再次朗声道。 声音之大,他喉咙都有些难受。 这一次,难民们却没有方源想象中的兴奋,更多的是复杂。 逃亡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,家园被黄河水泡了一个半月。 再回去,家还是家吗?有盘缠回去吗? 不回去,辽州又收留他们吗?这里会有他们的家吗? “考虑到不同人不同情况,所以本官做出了一个的政策!” “凡是想离开的,现在就去登记,明天一早辽州会给每人发十个包子,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够。” “不想离开的,今晚也登记,本官会尽量尽早将大家分配到辽州一城四县,划地方给留下的你们开荒种田成家等等!” 方源再次喊道。 这一次,他的声音有些嘶哑。 第(1/3)页